中国网科技1月7日讯(记者 陈秋) 近日,有传言称,国务院将于春节前批复移动转售正式牌照相关事项,年后开放申请窗口。这之后,虚拟运营商可以向工信部提出申请,工信部审核、批复后为企业发放正式牌照,虽然该消息未得到工信部的确认,但依然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事实上,试点三年来,虚拟运营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电信诈骗、码号资源不足、批零倒挂等问题都成了虚拟运营商“转正”道路上的阻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正式牌照下发的日期临近,虚拟运营商在迎来短暂的喘息之后,一场洗牌也在所难免。
虚拟运营商是我国电信业对民资开放的产物,他们好比是一个批发商,从联通、电信和移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批发购买移动通信服务,然后进行业务创新后打包成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出售。需要指出的是,在工信部的正式文件中并没有使用“虚拟运营商”的字样,而是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来表述。这是因为国内虚拟运营商仅仅是开展移动转售业务,并不涉及无线网、核心网、传输网等基础设施。
早在2013年初,工信部下发《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陆续为全国42家民营企业颁发相关临时牌照,持牌企业可以从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基础运营商租售170、171开头的号码段,此项移动转售试点政策也被外界解读为“电信重点领域向民资开放的开始”。
虽然经过两年的发展,虚拟运营商累计发展转售用户超过3750万,吸引民间投资超过30亿元。但据业内人士表示,从2013年底开始试用至今,大部分虚拟运营商都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批零倒挂”问题导致的。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基础运营商直接给用户1M流量0.05元,而给虚拟运营商的价格高达0.15元。
除了亏损问题外,电信诈骗、垃圾短信、用户体验差、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都是虚拟运营商面临的问题。不可否认,移动转售业务对中国电信市场有促进作用,但在此期间,用户数量接近饱和的中国移动市场,加之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虚拟运营商企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电信行业分析师项立刚对中国网科技表示,调整资费政策对于解决虚拟运营商“批零倒挂”问题是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从跟本上改变虚拟运营商的运营情况,没有自己的特定业务,要靠整个电信运营商体系,转售业务很难带来很大的机会。
针对广受诟病的电信诈骗、垃圾短信等问题,2016年4月,工信部曾约谈三家实名制不到位的虚拟运营商,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对此表示,移动转售企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管理措施尚不完善,实名制落实不到位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在接受中国网科技采访时指出,现在随着商用逐渐成熟,三大运营商转售机制逐渐转移到4G。虽然我国有40家虚拟运营商企业,但近一半企业对自身的定位模糊,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预计在未来,逐渐将会有一批先进入虚拟运营商的企业找准自身业务模式获利。
项立刚则表示,在正式牌照下发时,由于获取用户困难、盈利难,一些未实质开展业务的试点企业未必再热衷申请正式牌照,且未来一段时间内,虚拟运营商可能会仅剩几家主流的虚拟运营商,大部分虚拟运营商将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