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信息首页 频道列表 分享好友

高龄院士被殴打,2万清华学子留在硅谷?中国科研,急需一场回归

2021-07-06 16:31416500

 4

  尾声

  前些年,留学潮大热的时候,有一个观点非常流行——

  

  “每一位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几乎都得到社会的隆重关爱。但毕业十年后,他们能创造出辉煌成绩的就很少了。三成以上的毕业生去了欧美深造,九成以上就留在美国,为美国服务了。”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也差不多是在那时候诞生的,这群中国最顶级的精英,成了人们口中“忘恩负义”的代表。

  幸好,有一小撮人开始打破这个观念。

  2018年7月1日,谢晓亮“弃美回国”,轰动世界。

  谢晓亮的回归,令国人备受鼓舞。他是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他还是美国最重量奖项——“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首位华人获奖者,他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

  

  正是这样一个牛人,放弃了一切,冲破重重阻力,全职回到中国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施一公、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段路明……

  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他们的回国,带动了这一波华人科学家的“回流潮”。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科研界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暴打院士之人应当得到惩罚,“非升即走”困境亟待破解,“5200元月薪找一个专业博士”不应当成为常态,科研人员的福利应当提升……

  相比于引进海归,中国科研界的这场变革和初心的回归,更加迫在眉睫。

« 上一页 4/4 下一页 »
点赞 0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分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