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写最优质的哲普内容
序言:
作为一个,
有理性的、有基本学术修养的“人”,在看待任何事物的时候,必然不能以主观、独断、盲目的笼统视角来看待。
而必须是基于一个自身有所研究的领域,并且在该领域以逻辑论证的视角去审视所遇到的任何事物。否则你就没有基本资格去评价这个事物,你只能跟随大众盲目的写一些不知所谓的内容或者被人误导。
当然,对于李子丰的论文,目前已经更多是属于了社会话题,而算不得真正的学术探究,因为真正学术探究绝非是大多数没深刻研究的人来评价的,而本人一心专注对“哲学”的全方位研究,本无意对社会热点的评论。
但是基于李子丰阐述了一个错误的哲学观,而且是独断的、盲目的以辩证唯物哲学观反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疑对“哲学”的真正内涵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那么作为中国新哲学的发起者,这就不得不发文以划分李子丰所谓的“哲学”和真正意义上哲学的区别,否则国人在错误理解“哲学”的路上势必会越走越远。
要知道,
李子丰的哲学底层逻辑是唯物论和辩证逻辑,而一旦对此两项基石作出否定,他整个论文都必然失去了地基,必然是会崩塌的。
但是在对李子丰论文的批判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他的论文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巨大逻辑漏洞,以及究竟在探讨什么,其底层逻辑是什么,底层逻辑为什么不能对应今天超大信息量的现代科学。
由此,我们才算真正了然李子丰论文的前因后果,价值与遗漏,这也才是更为严谨意义上的学术探讨,对于读者而言也才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依据,而绝不是盲目的反对或赞同。
-壹-李子丰论文在某种角度上来看是可褒的?
1、反证了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的先天缺陷
要知道,唯物主义、辩证逻辑为底的哲学可是国内在哲学研究方面占据即为重要的一个思想体系,而今李子丰将拿着这套代表主流哲学的思想体系反驳爱因斯坦相对论被国人各种文章疯狂抵制。
可见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的主流底层思想主导一切已经不是可取的,这恰好反证了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的巨大局限,深深的给国内唯物主义者和辩证逻辑者打了一巴掌。这也表达着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为符合现代意义“新哲学观”来应对当下更为复杂、更为严厉的社会、世界,因为李子丰一论文已经使得主流的底层逻辑哲学成为众矢之的。
这也是我认为相关人员为何迟迟没有给予某种直接惩戒的原因,因为李子丰的哲学观本就是大多数国人的主流思想,你总不可能用自己的主流思想来反驳自己吧?这可真是一件难堪的事情。
2、以哲学来审视物理学
李子丰认为物理学源于哲学,物理学不该与哲学发生冲突,这一点是正确的。
今天物理学已经走到一个几乎无法证伪的地步,但是在研究学问上,难道物理学就不再发展了?
于是李子丰提出牛顿的唯物观来反驳几乎无法证伪的现代物理学,这个思绪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在下滑。
但是这也表达着科学走入尽头,就必然需要哲学来重新审视科学,这个用哲学审视物理学、科学的思绪是正确的,因为科学本身就是哲学在现象界的具体呈现,而近几百年人类完全着重于科学,而忽略了哲学,使得人类今天面对的困难是越来越多,那么就必然需要一个新的的哲学来应对今天复杂的世界。
所以,尽管李子丰的论文是有巨大缺漏的。
但是他是今天在国内公然将哲学思绪来反省科学的代表了,这一点是也算是国内首次将科学和哲学有所联系吧,尽管李子丰的方式是极为错误的,但是思绪显然是对的。因为科学一定是需要哲学来重新审视的,没有哲学的审视,科学就会像一个魔头一样,不断从小魔头中发展出越来越大的魔头。
由此,这也告诉我们,哲学是与科学息息相关的,而且科学需要一个正确的道路,这个道路就是哲学提供的,但是李子丰的错误底层哲学逻辑也告诉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崭新的哲学观在更大尺度上来重新审视科学。
从这一点来看,李子丰的思绪无疑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值得的,可惜的是其哲学底层逻辑有太大问题。
3、李子丰的思绪表达着国人不再完全笃信激进的科学探究
尽管李子丰的哲学底层是有严重缺漏的,但是他的学说表达着对现代科学的反思,也就是现代科学越来越脱离现实,脱离实际,人类不断再盲目的追求像李子丰所说追求上帝粒子、什么天琴计划。
所以,李子丰论文的价值某种程度是有所价值的。
至少在劝告国人不要更极端的追求那些上帝粒子、天琴计划什么的,因为结果只能是徒耗地球资源,所以就这个程度而言,李子丰的论文还不是什么用都没有。
但是,这并不代表李子丰就是对的,我只是提醒读者注意,我所谓的现代科学越来越脱离现实,脱离实际指的是人类应该把视野放在维护全人类的稳定求存上,而不要极端的、疯狂的追逐那个几乎无法实现的现代科学。
因为今天全球升温、生态破坏、新冠、国际竞争加剧、物种灭绝等等,有太多事情需要人类选择来做,而告别那个耗费大量地球资源的又无法解决当下问题的东西自然是需要我们来减少关注的。
所以在这个视野上来看,李子丰的论文可以说是在告诫国人减缓这个激进过程,这也是李子丰论文唯一有所值得夸奖的地方,至少他号召国人不再跟随激进的西方科学狂徒,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了。
通过这个事情同时也就反映着国内所谓的主流哲科现状不敢创新,只能保守。所有主流的哲科其实更多是在延续或直接跟随既往的哲学传统,科学传统,因为这样做是很难出现差错的,如果出现差别也很容易推脱自己的责任,于是对新的科学观、新的哲学观追究探讨的就极其的少,因为新的东西也容易出错,也就只好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只好保守而不顾其他一切。
而新的哲学观、客观观也就只好在民间有所谈及,也就是所谓的民哲、民科,然后被各种无理由、戴帽子的排挤。
(尽管有很多民哲、民科确实是浪费时间,不值得探究,但绝不是所有的民哲都是不值得探究和探讨的,这是需要注意的。)
-贰-李子丰论文为什么更需要贬?
李子丰为什么要贬?
因为他的错误哲学思想严重的加深了国人对哲学的误解,因为他拿着一个实用主义的辩证唯物哲学去反驳爱因斯坦相对论,这必然严重的影响了国人对真正哲学的理解。这并不是说爱因斯坦相对论不能反驳,但是这个反驳工具实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这一点必须给予强烈的批驳!
因为,但凡对西方哲学做过深在探究不至于用一个古老的唯物论和辩证逻辑来反驳人类科学发展的极致产物,这根本就是对哲学深在内涵的无知,如果流入西方必被西人嘲讽。
此番话语绝非主观臆断,试看以下论证。
1、错误的定义“物质”
在李子丰的论文中首先定义了“物质”,可是他定义的物质,居然是空气、水、地球、光、电磁波等。这显然是说“物质”一方面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对象,一方面又说的是物理现象,然后以这两者综合来定义“物质”。显然,这种定义一开始就有巨大的问题的。
要知道,如果我们对任何万物进行纵向切割,可以看到如下的分割序列:
生物(如DNA、RNA、氨基酸以及从单细胞生物直到人类)→分子(从无机到有机、从低分子到高分子或大分子)→原子(从氢原子开始逐步衍生出92种天然元素)→亚原子粒子及核子(如由夸克、电子、光子到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似无止境的“不基本”)→起始“奇点”(或者说奇点大爆炸最开始的始基粒子)。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原子、分子、生物乃至人类都不过是始基粒子如某种基本粒子或量子的寄居壳或临时寄存形式,然后逐渐演化成“机能”、“活力”及其“结构形态”日趋扩展的自然万物。
简单来说,一切的万物都是由同一的始基组成单元或始基粒子构成的,但是你所言说的、你所触及的根本不是那个纯粹“唯物”的始基粒子,因为在逻辑上随着技术的升级你可以无限分割,所以你根本不可触及到那个纯粹“唯物”的基本粒子。
而且重点是,即便你找到了那个粒子,人类如何从奇点发展到人类?人类的精神、社会怎么来?
这个所谓的“物”在科学上根本追究不到的!
但是李子丰居然直接将物理学的现象和感性直观中的对象视为“物质”,显然是没用研究过哲学,李子丰直接将这个错误的起点作为他论文的起点,可见一开始就是错的,后面即便用再到复杂的科学现象,也弥补不了这个逻辑起点的错误。
2、唯物论不成立
唯物论不成立在于既往唯物主义只关注“对象”的物质规定性,却忽略了主体的自身也是一种客体存在物,也就是说任何主体自己也必然是具有物质规定性及相应的感知规定性的,获取到的“对象”都是被选择和扭曲过的。
所以,无论是直观的感性万物,还是理性的逻辑万物都指的是属性存在,而不是客观存在或“物”本身,“外物”本身的客观存在或“物”是无论如何无法触及到的。
而且,也正是出于主体自身的客观规定性,“唯物论”才不可能“唯物地反映”对象载体(即客体)的纯粹物性,从而使唯心主义得以在某种程度上成立。
3、独断的反对唯心论
李子丰独断的反对唯心论,但却不知道唯心论有效的证明了我们的感知不是对外物的原样反映,任何对象都是被我们的感知扭曲过的。任何主体认识的只是客体的可感属性。
就好比说,人类只能识别400-700纳米波长的光波,并将其扭曲整顿为不同的颜色,但是这个波段之外的却是被人的眼睛屏蔽了的,再就是人类只有通过被规定的五官来获取对应的信息,比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接受外部信息,除此之外我们没有任何其他通道抵达外物。
所以,人类的精神和感知通道不是真空的孔道,而是有规定性的!
由此我们知道,唯心论是在追问自然存在、追问客观万物的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唯物论更高级的探讨和追求。
而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包括李子丰的唯物论根本没有想到或没有意识到,除了“物”以外居然还有一个“心”的问题存在。也就是他们并未意识到自身的感知是有规定的,也不知道探究的“感性直观存在”和“理性存在”皆为属性存在,而不是客观存在。
而有关客观存在和精神存在直到古典哲学家笛卡尔开始才意识到对存在、对“对象”的追问本身直接就关联着对精神的追问,即感知不是真空的孔道而是有规定性的。
于是从笛卡尔开始,唯物论和唯心论彻底分开,即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
所以,如果我们要探讨存在
首先我们就需要追问、探讨感知,探讨完感知才有权利讨论外物,也就是如果我们不知道感知是什么,没有深刻考察过感知是什么,我们就没有资格追问对象,因为不探讨感知本身的规定性,你就无法判断你所说的对象是客观对象还是你的主观对象。
由此,我们知道唯心的认识论的追问,是唯物的认识对象问题的必然后继必然需要追问的问题,也就是说认识论问题和唯心主义问题是唯物主义必然导出的高级问题,或者问题的纵深。
于是当哲学开始追问感知本身是什么,当哲学开始用思想拷问思想的时候,哲学进入第二个纵深阶段,即“反思”的精神哲学阶段。
注意:
这里虽然用了唯物论不成立和唯心论在某种程度上成立来反驳李子丰,但是这并非代表我是唯心论,因为唯物论也有成立的原因,而唯心论同样有不成立的原因。所以我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但更不是不可知论。至于为什么可以查阅前期发文。
4、李子丰的哲学观最多停留在笛卡尔、洛克阶段
李子丰说传统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可见李子丰的哲学起点就是围绕此项进行。
但是要知道,笛卡尔在某种程度的表面上分割了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洛克认为精神是白板,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在严谨论证程度上分离了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
所以可以看到,李子丰的哲学思想最多起于在洛克,是对洛克唯物反映论的翻版,至于作为整个古典哲学巅峰的康德,及其先验论哲学则几乎是被李子丰忽略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真正弄清的。
而无法完全理解笛卡尔、洛克、贝克莱、休漠、康德的哲学,则一定会陷入要么否定唯物、要么否定唯心的狭隘偏角上。
所以可以说,李子丰甚至分不清什么是物质实体(无法触及的客观存在),什么是精神实体(对于感知属性对可感属性的整顿),而李子丰可以说是直接是把对“属性”的整顿套在对客观存在“唯物”的理解上,其哲学底层仍旧是在笛卡尔和洛克的思绪上稍微多了一点点,这才有了唯物论来否定爱因斯坦相对论一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李子丰认为意识是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反映,这个话和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区别有多大?几乎没有区别。
由此可见,对于哲学底层的探究究竟是有多么重要!
5、李子丰过于自嗨
在看到李子丰的参考文献之时,可谓心情复杂,居然还有人拿自己写的书或文章来作为自己新观点的参考文献,这就相当于自己跟自己设定规则,而居然完全不顾既往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的成就、成果。
那么说这个论文是完完全全的自嗨也算不得攻击吧。
要知道,任何学说、任何思想的成立必须要符合逻辑三洽:
其一是自身的逻辑体系是自洽的(这里我们就当李子丰的学说是自洽的,但绝不是非常严谨的逻辑论证,而且定义的词项极为轻浮),另外就是任何逻辑模型必然要与观察的现象一致,对于这一点,李子丰的论文可能怕是永远也做不到。
其二则是他洽和其三的续洽,也就是你的学说成立必须要和其他的学说要有直接关系,以及能接纳新的信息量,而不是完全自嗨,这显然是李子丰不可能做到的,从他的参考文献就足以看出。
6、李子丰仅仅停留在直观和实验层面
李子丰一味的反对唯心论、神创论,但是在对于人、人的精神、人的社会的发生学来源他根本没有提及,只是一味的强调坚持“唯物论”,那么这必然表明他根本没有一个宏大的宇宙观、世界观。
所以李子丰的哲学观只是一个最为原始的质朴辩证唯物的传统思绪下的广义哲学,连狭义哲学都够不着,因为他只是纯粹相信眼见为实,相信实验证明,至于那个眼见、实验之外的就要全然驳斥。
这种局限一隅对世界的理解,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
反驳了李子丰论证中“唯物”方面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再看对李子丰马克思哲学观的反驳,因为只有反驳了这个底层逻辑,我们才会更清晰的去认知李子丰的思绪逻辑底层究竟是什么?他是如何得出这个错误的结论的。
-叁-
李子丰狭隘的马克思哲学观
关于马克思哲学
作为读者应该明白的是,马克思哲学叫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其深在意义上并非是像诸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的哲学内涵。
这个凡是研究过马克思的都应该知道,马克思研究的中心是“政治经济学”,是从经济角度来研究“社会政治结构”的一门学问,甚至马克思将其称为“政治算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
同时要知道,马克思有关哲学的论述仅有一篇博士论文《研究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此外未有任何其他的哲学专著,其全部都在实践意义上的学科著述。
但要知道,真正的哲学是不着重在实践意义上的学问,而是对本体“存在”的追究,在于对认识(精神存在或精神现象)的追究,在于对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调动智能储备上来。
所以,马克思只能说是“哲学”的应用者,是工程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而且马克思哲学也没有追随西方哲学主流和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纵深,因为真正的哲学家在意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而改造是工程师做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做的。
而且要知道,马克思的核心是辩证逻辑,李子丰的哲学底层也必然是辩证逻辑,如果我们对辩证逻辑作出深度批判,李子丰的哲学观自然也就完全不可能站住脚了。
-肆-
批判李子丰低端的辩证逻辑
1、何谓辩证逻辑?
所谓辩证逻辑,也就是辩证法。辩证逻辑所构建的逻辑模型是人类在概念上建构的最简单思想模型,而不再是仅仅对实物进行不加思索的判别求断。
辩证逻辑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比如将A的对立面全设定为B,然后AB互相转化而达成人类对世界、对时间、空间的最基本认知或确定。
再比如,易经早期的阴阳学说,在当时的人类看来,万物要么是阴、要么是阳,然后阴阳转化就构成了早期粗糙的世界观,所以“辩证逻辑”其本质是一个典型相对主义的主观建构模型,是简单以定性二元划分来认识世界、认识对象、认识时空的一种逻辑形式,它仅仅是停留在定性的二元对立及二元转化上,绝不可能触及类似当代科学一样的定量计算。
所以,辩证逻辑的本质就是人类首次通过具象概念的方式来建构粗疏的世界观模型来使得人类达成对世界、对时空,对“对象”的基本认知,是完全以主观相对的前提来展开的。
那么何谓主观相对?
就比如人类日常所说的前、后、上、下、左、右、上、下,但是什么叫前?是以相对的你为中点,你的前面叫前,你的后面叫后,那么你往后退那个后就又变成了前,也就是前、后、高、下、左、右,这些概念全是纯粹主观相对概念。
而要知道,我们为什么没有确定的前、确定的后、确定的上、确定的下、确定的左、确定的右?
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处在失位时空状态,我们无法像原子、分子乃至初级生物那样依靠自身的趋性反应来被动达成定位。
所以我们就必须通过一些的主观概念来达成自身与“外物”的相对定位。
也所以这些相对的空间概念是人类失位性失存状态的一种定位寻求方式,而只有对这些基础的空间概念有所确定,人类才能定位自身和定位对象,使得自身得以把握对象和自身。
由此,辩证逻辑建构的也就是一种极为笼统的实现对外界认识的模型,并且无论如何是无法上升到通过定量的精密逻辑计算的,这也就是辩证逻辑最大的弊病所在。
这也就决定了辩证逻辑在人类进入哲科时代在处理几乎无限的信息量是无法有重大的作为,而仅仅只能作为一种快速建立归类识辨的笼统模型;
比如白天、黑夜;好与坏、快与慢、长与短、冷与热等等,至于具体到小时、秒、多少度、多少米、厘米、毫米等精确性计算,全都不在辩证逻辑的范畴内。
2、辩证逻辑是一个不典型的“理性逻辑”。
为什么说辩证逻辑是一个不典型的“理性逻辑”?因为辩证逻辑未把握知性逻辑的本质,更未把握理性的精髓。
那么辩证逻辑也就只是对最基本问题的最简单处理,这就是粗糙的把A之外全是设定为A的反面B,然后AB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是一个最简单、最高效、最快捷的一个超脱感性直观的把握世界万物的最简单逻辑模型。
而人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绝大多数情况,甚至95%以上的情况,我们都运用的是辩证逻辑,是因为越原始越低级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
因此,辩证逻辑因为其低端性和稳定性而表达出它的有效性,所以辩证逻辑也就不是人类的高端逻辑,而是理性逻辑的低端状态,其根本不适用处理当代大信息量的科学。
3、辩证法或辩证逻辑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初级阶段。
从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来看,辩证逻辑是人类最早的理性逻辑形态,也就是从动物感性逻辑、知性逻辑直观本能的认识世界过渡到通过理性逻辑认识世界的起点。
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国早在3300年前,以《易经》为代表的阴阳两爻的辩证文化就已经普行,而这里面充斥着辩证的各种花样,所以中国原始思维的基本奠基就实现在辩证法上。
再比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比如孔子,讲中庸,建立其学说的基础都是辩证逻辑;
还有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包括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芝诺、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使用的都是辩证逻辑,只是希腊人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诡辩术”,因为辩证逻辑里面处处是定性的二元对立及统一。
这种辩证逻辑在信主、重德的农牧业文明中尚可以大用。
而对于要确定性把握世界万物的自然科学,辩证逻辑顶多偶而借来穿凿一下暂时实在说不清楚的难题,正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逻辑上出现矛盾是不允许的,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所以说,当人类进入哲科思维状态,也就是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乃至近代科学时代以后,真正的思想大家在研究真正复杂的问题系统的时候,是绝不可能运用辩证逻辑来处理问题的。
这个时候的信息量和复杂处理的状态,必须借助高端理性逻辑才能定量的处理这超大的信息,而对于定性的辩证逻辑是显然无法处理的。
但辩证法思维为什么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早期的思维模型?
这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开端,信息量极低,眼看着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周期盈亏,生命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那么以这样的局限的去直观观照所看到的的世界,人类早期必然是以辩证逻辑建构的世界观的来认识世界。
由此可见
辩证逻辑只是最初级的思维模式,只能处理知性逻辑无法解决的问题,但也正是这种最初级的思维模式就决定了理性初级的辩证逻辑概念游移不定和首鼠两端。
就比如判断同一个竹竿的长短,对于那些长得高手长的人来说,会觉得竹竿短,而对于那些长得矮手短的人来说,就会觉得竹竿长,所以竹竿的长短因为人的高矮不同,于是即可说短又可说长,但是这样的探讨能较为客观的分清长短,显然不能,而必须以多少厘米作为界定,高出这个界定即为长,低于这个界定即为短。
所以说,初级概念是游移不定和首鼠两端的,而必须对二元对立的此项做进一步的定量衡定标准处理。
由此也就决定了更确定的高级理性概念出现,诸如数字、几何、符号等纯粹抽象的确定概念,既能表达动知,本身也不会游移不定和首鼠两端。
总之,理性初级概念形成时,辩证逻辑是寻求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建立概念的最粗糙的逻辑工具,所以不可能观照更宏大的客观世界或者说整理更大的信息,也不可能更准确的把握世界万物,只能建立一个笼统的二元对立世界观模型。所以辩证逻辑是理性逻辑的基础阶段。
因为辩证逻辑的运行方式完全就是理性逻辑的思维运行方式,即定性推理和整顿感性表象。辩证逻辑也就根本不适用于对现代大信息量科学的处理,这一点在黑格尔哪里就已经被当时很大科学家进行言辞激烈的批驳。
最后我们还要知道
中国传统思维就是唯物主义(眼见为实、学以致用),就是辩证逻辑(从易经就已开始),这是国人无需学习的思维基础,因为你一翻古代著述,其全部都是辩证唯物主义。
所以,马克思哲学仅是把中国固有的思维强化,并没有带给国人真正的思维突破,甚至在这个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下加深了对其他学术的遮蔽。
也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只是李子丰将中国的传统思维和西方哲学搭上某种联系,至于最为核心的哲学观仍旧是眼见为实、学以致用,在这样的思绪下连西方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都不知道在表达什么。
这一点,大家看李子丰论文的标题就已清楚;
核心无非是强调以实验、现象为主,至于那个不可证伪的学问,李子丰就用尽各种方式去反驳他,即用最为原始的眼见为实和辩证逻辑来否定科学发展的极致。
这当然是需要被严重批驳的。
通过此,
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子丰和当年黑格尔用辩证逻辑来胡搅蛮缠“知”和“在”问题几乎类似,但是李子丰却拿的是一套传统、原始的古老思想来反驳科学发展的极致,而且其逻辑漏洞实属太多。
至于其论证也远远差于黑格尔,而黑格尔至少开宗明义的限定他的辩证逻辑仅仅属于纯粹理念的精神运作,但是李子丰居然把这个逻辑形式硬移到观念以外的物质运动中去,这无异于偷换了辩证法的合理基础。
所有李子丰的整篇论文实在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严谨逻辑著作,哪怕是定性的精密逻辑逻辑也算不上,如果这篇论文发至国外,国人恐怕不免沦落入我们看印度人用神来处理新冠,就像西方人看我们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来处理相对论一样令人唏嘘的境况。
-伍-
结 语
无论是唯物主义
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李子丰的视角下几乎都不在真正的哲学流脉中延续,而是仍旧是在强调感性直观的“物”和“物理学”中的物理实验现象层面来理解世界。
而对“唯物”之外的探究几乎没有,甚至说根本就说不清楚什么是唯物?什么是唯心?什么是不可知论?
那么以这样“李子丰哲学”的视角来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个起点就是有严重问题的。
但是一旦起点就是问题,至于后面何种物理论述,即便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洽的,但是底层逻辑却是缺失的,这就必然导致李子丰被各路围攻。或许他还不知道自己走的是主流的路,却居然要被主流抛弃,这可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
至此,李子丰在论文中谈及,什么是空间?什么是时间?什么是质量?什么是能量?什么是原子能的来源?什么是意识?对光的理解,乃至说宇宙无限等等问题。
因为其底层逻辑是狭隘的“唯物论”,那么这么问题的起点就已经极其偏狭,至于如何用现代的信息量的解释,其结果也必然因为地基的不稳而建立的是随时会坍塌的危房。
末了,读者须知。
以上论述,皆是从更为深在含义的哲学角度来重新审视李子丰所谓的哲学,但对于有些对“民科”、“民哲”极度有偏见的人可能会说,民哲驳民科,两者不都是一路货色?
但无论你如何看待民哲、民科,其前提在于你当下理解的世界是否就是完整的,你本身的逻辑系统是否是值得推敲的,你对民科、民哲是否有其根本性的认知理解,而所谓主流一定就是“正确”?要知道李子丰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典型的主流思想!
由此读者须了然以下声明:
1、本文以严谨的逻辑论证来反驳李子丰的论文,绝无任何纯粹的主观独断和盲目评价,是完全承继哲学的主要思脉以及以符合当下的新哲学观来对李子丰论文的批判,其更深的内涵在于让读者了然何谓真正的哲学,何谓哲学的深在内涵。
而不至于被李子丰的辩证唯物观所误导。而如果不以追究李子丰底层逻辑的核心错误来批判他,那么这个批判的人与李子丰的学术研究精神也就没多大差别了,但我们显然不是。
所以,上文皆可看做是从更为底层的哲学视角对李子丰哲学思想的重新审视、对李子丰哲学思绪的重度整理。
如果不写此篇区分,那么李子丰的论文必然会因为李子丰自身哲学思想本身的不完善,又盲目反对今天那个几乎走进临界点根本不可能证伪的物理学,这种错误的思绪就必然会影响到国人对“哲学”本身的错误理解。
所以,本文不着重强调李子丰的“对或错”,因为这在某种程度并非是他的错,国人不大多都是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者?
本文更着重是借此划分李子丰所谓的哲学和真正哲学的区别,以免国人加深对哲学的误解。
由此,也借以让更多人了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哲学?缺失了这个底层哲学模型,居然是已经无法判断李子丰事件到底是对还是错,最后弄得个对也不好,不对也不好,只好像大多人一样要么胡口乱喷,要么各种复杂缠绕,让读者不知所谓,更为不清楚。
2、李子丰所谓的“哲学”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无非是拿着一套陈旧的“眼见为实、学以致用”和辩证逻辑的落后哲学观来反驳几乎走进绝伦,无法通过实验证伪的物理学,这是我相信任何一个深研哲学的人都应该清楚的。
另外,科学为何发展如此,其背后的底层逻辑不是辩证唯物观,那么这个更有指导意义的新哲学观究竟是什么?这其实更值得我们深思。
3、无论是主流也罢,民哲、民科也罢,作为一个当代有学问、有基本学术修养的人而言,其最为基础的就是用严谨的逻辑证明来反驳,而绝不是空口乱喷,扰乱学术研究的氛围,因为只有建立在这样一个理性基础上,才会有自己的主见,否则全然只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自嗨者。
当然,这或许并不需要你对其学说全盘读完,你只要能反证这个学说的核心、逻辑起点,就足以否定他,而绝不是直接因为不是主流就直接否定,因为主流一定是以保守为主。
就比如本文直接反证唯物论和辩证逻辑,一旦证明成立,自然无论哪个学说多么花哨,其实都已经不值得被探究。
由此也就可以看出,当你拥有一个更为完整、更宏大的哲学思想、哲学模型,你就很容易去看到复杂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非常清晰的认识他、理解他、反驳他。
4、通过本文试图传达一个观念,凡是今天的任何哲学、任何科学都必须符合当下的科学信息量,必须是对应的,你不可能拿一个阿那克西曼德的宇宙观或柏拉图的宇宙观来视为今天我们认知的宇宙观,同样你也不能拿一个古老的辩证逻辑来对应今天无以附加的信息化科学时代,因为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对应阶段。
这也就标志了在这个时代必然是有一个符合当下信息量的哲学观,掌握了这个更为底层的哲学观,才能对应着今天这个极度复杂的世界,人类才会明白今天我们方向究竟该是什么。
而缺失了这个更底层的哲学思想,这才出现了李子丰论文这样以原始古老的唯物主义和辩证逻辑来反驳爱因斯坦论的这个谬论。
副标题:请把李子丰所谓的哲学和真正的哲学分开!
参考文献
《中国新哲学之东岳哲学》 桡哲著
《物演通论》 王东岳著
东西哲学启蒙课 王东岳(视频)
《西方哲学史》 弗兰克 梯利著/贾晨阳 解本远译
《西方哲学史上、下》 罗素著/何兆武 李约瑟译
《西方哲学史上-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美] 斯通普夫(S.E.Stumpf),[美] j.菲泽(J.Fieser)著/匡宏 邓晓芒译
《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 赵敦化著
《西方哲学史修订版》 赵林 邓晓芒著
《西方哲学史第2版》 张志伟著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著/唐译 编译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 下》 (德)康德著/邓晓芒 译 杨祖陶 校
《黑格尔著作集 精神现象学》(德)黑格尔著/先刚译
《黑格尔著作集 逻辑学》 (德)黑格尔著/先刚译
《精神与绝对知识》 (德)黑格尔著/陈建华译
《黑格尔说 否定与自由》 (德)黑格尔著/王运豪 编译
课程和书联系:
《中国新哲学之东岳哲学》、《物演通论注释》纸质版咨询联系
《物演通论注释》相关文章
《物演通论注释》第一章,带你打开物演通论的大门
物演通论注释最新版,完工啦!
《新哲学之东岳哲学》相关文章
俯瞰西方哲学;古希腊哲学前夜(导言)
人类的开端:寻找“确定性”
西方哲学最大的问题(1)
西方哲学最大的问题(2)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
什么是“哲学”?(1)
康德哲学其实没有那么难!(1)
康德哲学其实没有那么难!(2)
对黑格尔的批判(1)
创作好的内容很难,创造最优质的文章更是难上加难
望各位看客朋友们,有钱捧个钱场,有人捧个人场
可以带走思想、转发或分享;也可留下点赞和赞赏
您的支持,是我们做最优质内容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