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信息首页 频道列表 分享好友

义乌市场的“克隆”现象/义乌市场探秘5

2016-07-30 17:20357060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02
义乌省外分市场应该称得上是义乌市场的“连锁市场”,是义乌市场的第二战场。只有把义乌本埠市场与义乌省外分市场联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打造全球最大超市。 义乌省外分市场以及挂“义乌”名的市场的“众星拱月”,是义乌市场长盛不衰持续繁荣壮大的奥秘之一,没有星罗棋布的全国各“义乌”市场,没有“无孔不入”的义乌人,义乌的地产品辐射量、义乌市场的繁荣,就要大打折扣。
我们一直认为,若使义乌市场持续发展,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要更加重视义乌省外分市场建设,特别是“中国小商品城品牌”的推广。 而这些,是其它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研究的专家学者所没有涉及的。
1992年,义乌工商局在全国率先开始异地举办市场的尝试。这一年12月5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通县营业厅在北京通县开业,这是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在外地兴办的第一家分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通县营业厅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开业之初有200多位义乌经营者前往设摊营业。
从此以后,以小商品专业市场为龙头,以生产要素市场为支撑,辅以遍及全国各地的分市场网络——一个开放、有序和富有特色的市场新体系出现了。
《走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平装本书影
新疆商贸城,这个至今仍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贸市场,1993年由义乌市工商局与新疆建筑木材加工总厂协议联合兴建,据称是义乌第一大分市场。 1992年、1993年,义乌市工商局与小商品市场劳协赴乌鲁木齐,同新疆建筑木材加工总厂商定联合兴建市场意向,两地集资招商同时开始。
1993年6月28日,义乌市工商局领导三飞乌鲁木齐,与新疆建筑木材加工总厂正式签订《联合兴建集贸市场合同》。 当时的乌鲁木齐已成为义乌商贩在西北的聚集点,2000多人主要分布在新华饭店、长征饭店、群众饭店、军区二招等10多个旅馆市场。 根据这份合同和再次会议纪要,由义乌市工商局与木材厂联合兴办中国小商品城乌鲁木齐分市场,中国小商品城个协负责,驻乌鲁木齐个协分会具体承办征用场地等事宜。义乌市工商局在市场租赁期内对市场营业用房及摊位有自主安排权,两年使用权到期后有整体优先承租权,进场商户每户集资4000元,前两年免收摊位费,后十年租金在双方协商统一定价的基础上给予18%优惠;小商品城分市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成立必要的组织,协调处理内部事务。就这样,驻乌鲁木齐义乌劳协分会负责人施仲谋,以义乌市工商局委托人名义从义乌经营户手中筹了630万元。
1993年8月18日,新疆商贸城隆重开业。义乌分市场1400多个摊位,392间营业房,213间地下仓库,占了整个市场的一半。
从此,义乌市场的对外拓展,一发而不可收拾。
民间自发的分市场开发浪潮蓬勃兴起。一个个中国小商品城外地分市场相继建成。
(资料图,与本文无关)
义乌市场的对外拓展主要有这么几种形式:
1、合资。双方或多方集资组成股份制企业,以一家为主,共同参与市场建设、招商、管理,如兰州市义乌商贸城、西宁市义乌商贸城、义乌小商品城襄阳批市场、荆门掇刀义乌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闽北分市场。
2、独资。由义乌籍个体经营者作为投资业主,独立创办市场,包括招商、管理。如南非“中华门商业中心”、太原市义乌小商品城、黄州商城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宝丰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北京市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哈尔滨市周家大市场(义乌商城)
3、集资。由义乌籍人士牵头,在经营者中集资兴办市场,并与属地工商管理部门共同参与招商、管理。如北京市通县八里桥义乌营业厅、中国小商品城乌鲁木齐分市场、中国小商品城大同义乌分市场。
4、承包。以原有市场,或由对方出资建设市场,实行承包经营。如宜昌长江市场(浙江商品城)、黄石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长葛义乌小商品市场、平顶山义乌服装小商品批发市场
5、托管。由对方投资建设,委托义乌个体经营者招商、管理。如宜兴江南市场义乌小商品批发中心。 此外,还有以建代投、租赁、协议转让等多种形式。 现在全国各地,有多少义乌省外分市场,我们找不到统计数字。但有一个事情可以看出挂“义乌”名或与“义乌”有关的市场有多少?
(资料图,与本文无关)
2005年12月11日,正是江南入冬以来最阴冷的一天。我在没有暖气的房子,写出“市场”两个字输入电脑“百度搜索”中,再输入“义乌”两个字,给我们的信息是:105000条。
随着一个个分市场的建成,一拨拨义乌人成群结队的离开了黄土地,一车车义乌货源源不断地运送了出去。义乌市场发展的“第二空间”不断壮大,在外贸支撑来临之前,这些国内分市场成为中国小商品城一路领先的强大助力。
近几年来,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中约三分之一来自分市场。 正因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这一品牌所蕴藏的巨大含金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义乌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和资本,被人巧妙利用,各地市场出现了没有约束的借牌营运现象。
《走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精装本书影
1999年5月24日,义乌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中国小商品城”国内外分市场冠名权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将分市场管理纳入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管理范围。 实施市场品牌管理,开创了国内市场品牌营运之先河。 无疑,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于更好地维护和发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无形资产优势,提高中国小商品城在国内外的良好整体形象;在于加强对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小商品市场)国内外分市场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母市场,辐射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市场网络;在于不失时机地去抢占“大名牌”制高点,并以此去实现资产重组,让义乌商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正是基于上述的背景,义乌市市场对外拓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于1999年7月29日成立。 义乌市市场对外拓展有限公司在分市场建设、商品拓展、招商管理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不仅更好地维护、发挥了“中国小商品城”无形资产的优势,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延伸了这一品牌的内涵。 义乌市市场对外拓展有限公司以“事前考察、优中选点、合理布局”的冠名原则,积极而有效地构筑分市场体系,成功设立了兰州、大同、徐州、西安等六家分市场。义乌品牌+义乌商人+义乌商品的拓展模式构成最佳配置,形成了新的竞争力。随着分市场质的提高,更全面地烘托出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母市场为龙头的全国乃至全球义乌市场群。
分市场冠名有五种途径:
一是市场产权单位与义乌有关部门合作,义乌负责招商管理,利益分成而冠名;
二是义乌人承包经营而冠名;
三是义乌人投资办市场而冠名;
四是以配送中心形式冠名等;
五是慕义乌市场之名,交纳冠名费而冠名。在冠名义乌市场中,有相当部分没有经过义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有的则并不冠“分市场”字样,而是直接冠某地“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各地举办的分市场的投资方式有独资、合资、集资、承包、合作、协议等多种方式。
义乌没有放弃建设分市场的做法。
2005年4月28日,义乌市和河北省邢台市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决定在邢台市豫让桥新区中心地带兴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邢台分市场。至此,华北地区有了第一个冠名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分市场的市场。
只不过,我们认为,义乌方面可以考虑类似超市那样运作拓展市外市场的“跑马圈地”。
一是中国小商品城品牌效应需要发挥。因为品牌也是有保质期的,不用则废;
二是当前全国傍“义乌”牌市场愈来愈多,且良莠不齐,或多或少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应该是重新洗牌、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三是义乌发展急需扩张。因此,义乌有必要成立拓展市外市场的机构,类似于过去的义乌市市场拓展办公室,我一直为撤销这个机构而感觉惋惜。
时任义乌市市场对外拓展办公室(有限公司)主任、总经理李如法说(2001年7月):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义乌人民用二十年磨一剑的功夫铸就的金字招牌,她象征着义乌人民的智慧,凝结着义乌千万创业者的艰辛,积淀了醇厚的地域文化。如今——义乌这一招牌已成为品牌,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壮大“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塑造良好的义乌市场形象,是打造义乌市场航母的需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商贸名城的需要。
市场对外拓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区域设立义乌分市场,引入在外的义乌商人,集聚义乌企业及义乌市场的商品,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在更高层次、更广阔的领域实现义乌商品、商人、品牌的最大输出。品牌、商人、商品的整体拓展同样存在抢占先机的问题,你不去占领市场份额,别人同样会去占领。
所谓分市场的规范管理:一是能拓展义乌企业及义乌市场商品;二是能吸引在外经商的义乌人集聚到分市场,再使商人、商品、品牌各竞争资源有机组合、合理配置、促使竞争优势达到最大化。 就全国傍“义乌”牌市场,也可用一个比较时髦的词,即“克隆”义乌市场,这对于义乌市场、对于义乌来说是喜是忧也有不同的看法。
近十年来,中国小商品城的市场辐射面越来越大,在北京、甘肃、陕西、江苏、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泰国、乌克兰、阿联酋等近10个国家,都有与义乌市场紧密相连的小商品分市场或配送中心。这些市场的首创者大多是义乌商人。 “克隆”义乌市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外地,这到底是资金外流,还是市场拓展,义乌人对此议论纷纷。
一位义乌商界人士说:“克隆的义乌市场多了,义乌本地生意就越来越难做。”在义乌,这样的抱怨大多出自经营户的口。
袜子经销商金真民说:“许多义乌商人到外面发展,是造成市场内销相对疲软的重要原因,一是来客被分流,二是互相大打价格战。” (资料图,与本文无关) 另一位业内人士说,很多义乌商人携资金去外地发展,削弱了义乌小商品城的整体竞争力。有的客商考虑到运输费用而就近采购,有的地方出现义乌小商品城的翻版,吸引了当地和周边商人采购。他拿着一份资料告诉记者:仅合肥一地,就有“安徽义乌小商品城”、“安徽大市场”和“长江批发市场”,这3个市场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是一种“服务过剩”现象。因此,义乌商人“克隆”市场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持相反观点的也大有人在。
在越南芒街经商的何涌现说出的心里话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越南芒街境内,2003年开张的中国商贸城生意红火,市场内的经营户四成左右是来自义乌市场的浙江人。何涌现说,很多浙江人在中越边境经商,他们的摊位成了浙江产品外销的窗口,许多提供货源的厂家、合作商就在义乌,那些深受越南人喜爱的小商品就是从义乌运抵越南,远销东南亚的。
在甘肃兰州,义乌商人余汉平1997年创办了“兰州义乌商贸集团”。这个商铺面积2.6万平方米,铺位1000余个,1000多名经营户中有400多个是下岗工人,如今他们已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在造福当地百姓的同时,余汉平凭着在义乌市场奋斗十多年的经验,在西部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在甘肃张掖,有他一手做活的义乌河西批发中心;在青海西宁,有他投资亿元的西宁义乌商贸城。 短短20多年时间,大批义乌商人已在大江南北立足,不少人还在当地商界成了中坚力量。
据广东省工商部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建设、经营小商品市场的义乌商人,正积极南下抢占市场。
义乌市场从区域市场发展到“买全国、卖全国”,如今进而响亮地提出了“买世界、卖世界”。
与义乌对接的国际小商品集散地有巴拿马的科隆、阿联酋的迪拜等地;与义乌对接的境外小商品市场有柬埔寨的“中国商城”、俄罗斯的“海宁楼”、巴西的“中华商城”、意大利的“中国城”、阿联酋的“中国产品交易中心”、南非的“中华门”等。义乌商人走出浙江、走出国门,“克隆”商城的技艺越来越纯熟,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云南、浙江两地搞饰品经销的俞成离开义乌外出闯荡前,资产不过十余万元,现在翻了好几番。他说,“如果大家都在义乌,不可能真正覆盖全国市场。义乌商人不建市场,别人也会建,而且建了也未必卖义乌的产品。现在“义乌人闯天下、义乌货遍天下、义乌名扬天下”已不是一句笑谈,这其中就有我们走出去的人的功劳。我觉得中国小商品城和散布在各地的义乌分市场是一体的,不可割裂。
现在分市场主销的产品仍以义乌的为主,只要义乌本地市场能够在工贸联动中做强,分市场就不可能喧宾夺主。义乌成为小商品的最主要生产基地,是中国小商品城市场老大地位的保证。”
其实,浙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要把产品卖出去。义乌人在省外、国外开办的众多商品交易市场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浙江产品在省外市场的占有率。中国小商品城的兴旺,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各地“义字号”分市场的发展。
(摘编自《走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精装本,许庆军,2006,中共党史出版社。“走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义乌市场探秘”系列由专业批发市场咨询机构――义乌商兴成市场投资公司赞助刊发。本文标题“映像义乌”编写。)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