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编辑 汤辉
2019年5月16日晚间,联想集团在其官网微信号发布《解密那场不存在的联想5G投票事件》文章,对联想5G投票事件经过进行了回顾。文章认为,所谓的“5G投票事件”是一次系统化的舆论攻击,攻击者通过对2016年3GPP组织的86、86b、87次会议多次扭曲、捏造及信息屏蔽,借助2018年特定的舆论环境,凭空制造了一个联想以关键一票帮助高通拿下5G标准,出卖国家利益的谣言。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梳理联想集团此篇文章,联想认为四大信息点被篡改和强行无视:1.虚构了不存在的投票,虚构了一个假的投票规则,强行无视了3GPP官网上公开的会议规则;2.暗示Polar码代表国家标准,强行无视数次代表国家标准的大唐电信初期的实际阵营;3.暗示LDPC码为高通主导,强行无视LDPC码绝大部分基本专利已经过期的事实,强行无视了包括华为在内的大量中国公司持有众多LDPC码专利,且因此受益的情况;4.捏造了Polar码败给LDPC码的原因,强行无视了86b次会议上华为将Polar码作为数据信道唯一编码的提案未得到任何厂商支持(包括华为终端和海思半导体)的情况。
谁的Polar码?
联想发表的文章称,3GPP成立于1998年12月,最初的工作范围是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定全球适用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该组织的运行规则很简单,公开的说法叫共识推动,也就是大家先讨论,然后大家表态,弱势方妥协。
自始至终,3GPP几乎没有过依靠投票决定技术标准的情况,这三次5G会议从头到尾没有过真正意义的投票,只有讨论。
对于Polar码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文中表示,在86次会议中,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和LG、爱立信一起支持了Turbo码,而非争议中的LDPC码或Polar码。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选择Turbo码的动作可以证明一件事——我国政府并未预设立场支持Polar码。如果国家有意推动某一标准,3G和4G时代的国家队代表大唐电信不可能毫不知情。
对于争议焦点的LDPC码与Polar码归属问题,文章写道,86次会议LDPC码方案确实由高通牵头发起,但讨论最激烈的86b和最终得出结果的87次会议中,LDPC码阵营的领衔发起提案者并非是高通,而是三星。从专利数量上看,三星远超高通。LDPC码并不是高通的。
LDPC码备受青睐的核心原因除了好用,另一个原因则是便宜,LDPC码大量的基本专利早已过期,一些衍生专利也濒临过期(专利保护期一般为20年),所以诸多通信公司都对LDPC码进行大量研发工作。
由土耳其教授2008年发明的Polar码在整个5G生命周期内基础专利都不会过期,因此各大电信厂商需要交专利费。同时Polar码亦没有LDPC码那样在多个领域进行过长时间的技术验证,所以很多厂商天然对Polar码的支持不如LDPC码高。
文章认为,华为在Polar码上的投入是巨大的,而且是最强势的,如使用Polar码后,收益也是最大的。
三次关键会议经过
对于三次关键的会议过程,文章称,三次讨论实际讨论的是两个标准:一是数据信道标准;二是控制信道标准。前者重要性更高,后者重要性略逊。
文章认为,天然最受欢迎的就是LDPC码,它经过多年考验,效果够好,且大量核心专利和衍生专利早已过期,中外企业均首选LDPC码。
而Polar码各大巨头都有专利,但投入不如华为大,所以华为希望将其纳入标准,巨头们也能接受,但不希望Polar码权重太高。
在86次瑞典哥德堡会议上,LDPC码支持者最多,Polar码支持者含金量高,Turbo码支持者数量和质量一般。三个阵营均有中国企业支持,联想在该次会议上没有表态。会议最终无结果,eMBB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将在之后的86b次会议中进行选择。
在紧接着的86b次葡萄牙里斯本会议上,华为的数据信道全Polar码提案无人支持,华为终端和海思半导体亦未支持。联想基于技术可靠性、价格及自身积累综合考虑,正式支持LDPC码。
会议得出结论:LDPC码作为数据信道的长码,获得了全场各方共识。短码到底用LDPC码、Polar码还是Turbo码,并没有得出结论,将于87次会议再讨论。
在最后的87次美国内华达州雷诺会议上,华为提案LDPC+Polar作为eMBB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在与联想沟通后,联想也加入了这一阵营,支持公司数达56家。14家企业的明确反对,没能形成共识。再次证明,3GPP会议的规则并不是投票决定。
在运营商进行了几轮提案后,最终由沃达丰(牵头),中国移动、爱立信、德国电信TELUS、贝尔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同提出了使用flexible-LDPC(f-LDPC)作为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不排除之后加入其它的编码方式。Polar则作为控制信道的唯一编码。
联想的文章总结称,在2016年的3场5G讨论上,联想和其他中国企业一样,基于技术可靠性、价格和自身技术积累综合做出初步选择,在华为沟通后就全力支持了Polar码。无论是联想,还是华为,都是出于技术考量和商业利益进行了一系列选择。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潇尹 摄